预判规模化浪潮十六载深耕让智能装备扎根果园
来源:leyu乐鱼app在线登录 发布时间:2025-08-03 05:00:11
七月下旬,高温和降雨轮番造访莱阳,盛夏的果园里湿热难耐。作为全省主要梨产区,当地万亩梨园也迎来了管理高峰。此时正值梨果快速膨大发育的关键时期,梨园中各种杂草快速生长,病虫害发生风险增加,割草、打药等生产环节叠加进行,果农的劳动强度显著增加。
但莱阳市建丰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李克建,眼下并没有感受到太多果园管理的压力。在他的果园里,割草机基于导航系统自主规划路径,在树间自主前进,割草、粉碎、旋地一气呵成。他感叹:“多亏了智能化装备,才让我这么轻松。”
果树管理的高峰期,也是果园机械装备销售的旺季。7月26日,山东省果园绿色智慧管理及智能装备研讨暨现场观摩会举办,来自全省各地的果园种植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50余人,来到烟台成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各类机械设备的运作。很多种植户在参观后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对于目前火热的需求,公司CEO李平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当前正处于果园机械爆发式增长的“拐角”,以后的需求只会更加旺盛,四到五年后便会迎来高峰。为了迎接这一时刻的到来,他和企业已经准备了16年。
成峰机械是国内最早一批研发果园机械装备的企业。2000年,李平创业初始,是给北京航天513研究所生产配件,十年后才带着企业全面转行,进军果园机械装备制造领域。但回想起刚起步时的状态,他还是连连感叹:“从设计构造到部件生产一切都是从零开始。2016年我们设计了第一台遥控履带割草车,但全国没有相关配套的零件。单说橡胶履带,没有人见过这东西,要自己联系橡胶厂专门生产。还有电机系统,也是我们找到厂家,提供参数,请他们帮忙定制。变速箱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到现在还在使用。”
多方奔波,终于将遥控履带割草机研发出来,然而在投入市场后却没有掀起几朵涟漪。彼时的果园大多数是散户单一经营,一家人就能完成果园管理,一台动辄一两万元的机器,对果农来说并不是必选项。当时李平团队跑了很多农业机械展销会,购买者寥寥无几。
最开始的几年,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但他们对新技术的探索从未停止。2015年,李平便敏锐地意识到,未来果园势必会从分散状态变成集中;而且伴随人口老龄化,果园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最终无人机械将成为果园管理的主力。“要想实现无人化智能化操作,装备必须电气化。” 2016年,新能源电车尚未进入大众视野,李平便带领团队着力研发油电混动的果园机械装备以及无人作业系统。
当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果园陆续出现,成峰机械也迎来了转机。李平回忆道:“从2020年开始,国内果园机械进入到批量化销售的阶段,企业未来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尤其是无人智能化装备,近几年销售量翻番增长。”
对于种植户来说,果园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小的挑战。就除草、打药来说,若是人工操作,一人一天最多完成两到三亩。而且这些工作大多分布在在夏季,需要在高温下劳作近十小时,每年因果园管理而出现人员中暑的情况比比皆是。除此之外,人工打药还有过量吸入药雾导致中毒的风险。
规模化种植在果园面积扩大的同时,人工管理的弊端也呈几何级数增长。李平曾到河北一处梨园进行调研,他观察到,1000亩的梨园夏季除草,需要雇100名工人连续作业3到5天才能完成。若果园工人数量减半,除草时间则翻倍增加——上一批的杂草还没割完,新一批的杂草又冒了出来。同时,果园劳动力老龄化不断加剧,雇用工人难度连年增加,人力成本节节攀升。
而在除草环节采用无人智能机械,依托导航系统,只需设置好行进路线台除草机,两天时间就可以完成除草,工作效率可超人工20倍。最重要的是,期间只需两人负责设备维护,劳动压力大幅度的降低。在打药环节,使用果园自走弥雾机,缩短打药时间的同时,因弥雾覆盖范围广,药雾喷洒均匀,相较人工打药还能减少三分之一的农药使用。
对此,李克建深有感触:“我自己承包了200亩果园,过去需要雇佣七八名工人,拿着镰刀到树下割草,效率低不说,费用负担也重,一人一天的工资就要150元到200元。那时候每亩果园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人工费占到了6到7成。现在果园里购进了5台智能化机械装备,开沟、除草、施肥、打药这些环节可完全替代人力。除了摘心、抹芽、套袋、采摘,日常管理果园三个人就可以完成。而且一台机器的成本只是雇用一名工人一年的工资,现在果园经营成本,人工费已经降到了2成左右。”
对于中小型果园果农的需求,李平团队研发出了多功能管理设备。基于自走底盘,可更换割草刀头、弥雾机、升降作业平台等模块,实现一机多用。同时,因为锂电池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当前所生产装备开始向纯电驱动转型。每亩地作业成本只需0.3元,是燃油设备的十分之一。
作为新型农业机械,果园管理装备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李平认为,果园装备智能化、智慧化程度会慢慢的高,在未来,连带着摘心、抹芽、修剪、采摘等经验性精细化操作环节也能由机器代替人工,整个果园终将会实现全程无人化运营。